1998年,两名解放军高级军官突然被带走调查,震动全军。谁也没有想到,远在台湾岛内的一位“国军少校”竟是揭开这起重大间谍案的关键人物。
这位“少校”名叫李志豪,表面上是台湾军情局的得力干将,实际却是中国大陆安插在台湾情报系统内部潜伏时间最长的间谍。
他在台湾军情局内步步高升,甚至获得了终身俸待遇,却在不声不响中传递了大量核心情报。最令人称奇的是,正是这位双面间谍提供的线索,让国家安全部门在1998年成功挖出两名潜伏在解放军内部的高级叛徒,其中一人更是官至少将。而李志豪的传奇经历还远不止于此。
游泳健将变身双面谍
李志豪是广东人,从小身体素质出众,曾是一名出色的游泳选手。后来,他在广州市警备队服役,经历了严格的军事训练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,他做了一个改变一生命运的决定:游泳前往香港。当时的香港还是英属殖民地,两岸关系微妙复杂。
李志豪的特殊背景引起了台湾情报部门的注意,他们迅速接触并发展了他成为情报人员,希望将他培养成打入大陆内部的一颗重要棋子。
李志豪确实能力出众,很快就在台湾军情局内崭露头角。但台湾情报部门不知道的是,他们招募李志豪的过程,也引起了中国大陆国安部门的注意。
经过慎重考察和接触,李志豪决心为国效力,接受了国安部门的任务,成为一名双面间谍。1994年4月,千岛湖事件震惊中外。
由于受害者中不少来自台湾,该事件引发了台湾当局的高度关注。就在这时,李志豪向台湾方面提供了关于该事件的大量情报,包括大陆方面发布的通缉令和案件相关细节。
这些情报让台湾方面如获至宝,他们甚至骄傲地对外宣布:“我们知道这起案件的一切内情”。李志豪因此一战成名,成为台湾军情局的红人,并获得授权在大陆“发展组织成员”。
军情局为表彰他的“功绩”,授予他少校军衔,给予终身俸待遇。但台湾军情局不知道的是,这些所谓“情报”其实是大陆国安部门特意提供给李志豪的。
至于国安部门提供这些“情报”的目的,就是为了帮助他在台湾情报系统内获得重用,接触更多核心机密。
挖出两名高级叛徒
1998年,一桩轰动全国的间谍案震动了解放军。两名潜伏在军队内部的高级间谍相继被捕,其中一人更是官至少将级别。
他们曾在敌人的糖衣炮弹下背叛国家和军队,泄露了大量机密情报。李志豪在这起案件的处理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正是通过他提供的线索,国家安全部门才能成功识别并抓获这两名深藏不露的叛徒。这两位高级军官的级别相当高,他们的背叛对国家安全和国防造成了严重威胁。
好在李志豪的情报使得他们被及时抓捕,避免了更多机密信息的泄露。案件的成功告破确保了部队机密不再外泄,但李志豪处理此事承担了极大风险。
这次行动让台湾情报部门遭受了重大损失,他们也因此开始怀疑内部是否有人泄密。千岛湖事件的成功表现虽然提升了李志豪在台湾军情局内的地位,但也引起了部分人员的怀疑。
军情局三处就开始怀疑起李志豪的身份,他们认为李志豪并不像是一个可靠的人。军情局随后对李志豪进行了跟踪和调查,并将情况报告给了上级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,他们几乎确信李志豪就是大陆派来的卧底。然而,此时的李志豪还对自已身份暴露的事情一无所知。
1999年的一天,李志豪接到上级指示,要求他去岛内的一家饭店与一名退役的情报人员接触。李志豪不知是计,按照指示前往饭店,结果在与对方交谈时,被军情局的人员当场逮捕。
被捕之后,军情局想尽各种办法要从李志豪嘴里套出有价值的情报,但都无济于事。李志豪受过专业训练,无论对方使用什么手段,他都没有让对方获得任何有价值的线索。
狱中生活与最终获释
台南军事监狱的探照灯昼夜刺眼。电击器在皮肤留下焦痕,假报纸刊登“母亲病逝”攻心,李志豪却用铅笔在废纸写满“钟山风雨起苍黄”。
最黑暗时,他把防风打火机磨薄,用指甲刻摩斯密码揭露另一名海军叛徒。原以为会老死狱中,转机在2013年悄至。
台湾“洪仲丘案”引发监狱改革风暴,李志豪从台南军监移往台北,适用旧假释条例。两年后,两岸罕见达成间谍交换协议:台湾用他换回朱恭训、徐章国两名台谍。
2015年深秋,72岁的李志豪踏上深圳机场。口袋里的母亲家书字迹漫漶,兄长因他“叛逃”流言自尽,父亲早已郁郁而终。
他最终定居香港公屋,邻居只当他是普通老侨,无人知晓佝偻背影里藏着半部两岸谍战史。2024年9月,李志豪在广州银河革命公墓长眠。
墓碑无职衔无勋绩,正如他生前所言:“情报战场没有绶带,唯有潮水记得谁在暗夜筑堤。”李志豪的传奇折射出两岸情报战的代际更迭:
1980年代台方凭借金元攻势策反刘连昆,而大陆以李志豪为棋反向渗透核心。但2000年后,大陆经济腾飞与反腐风暴让台谍策反成本飙升,近年落网者多为窃取商业技术的低级线人。
更具深意的是,2015年那场间谍交换,成为两岸默契的特殊对话渠道。当李志豪在桃园机场登机时,警卫突然抬手敬礼。这个未经上级批准的举动,像极了历史对无名者的无声致敬。
参考资料:
《双面谍李志豪将出狱曾潜伏台“军情局”十多年》——凤凰网